近些年来,伴随车市的井喷式增长与交通事故的日益频发,买车者们对汽车的安全性配置有了更高的需要。安全气囊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配置常常被提及;日常因安全气囊引起的争论也愈加多。那样大伙对安全气囊是不是真的知道呢?下面就来看看安全气囊的一些容易见到问题。
1、有了安全气囊,就肯定安不安全?
很多模拟试验和统计表明:在所大概致命的车祸中,假如正确用安全带,可以挽救约45%的生命;假如同时用安全带和气囊,这一比率上升到约60%;假如只用气囊,这一比率不会超越5%。
数据显示,一辆汽车以60km的时速行驶,遇见忽然撞击时,气囊会以200km/h以上的速度弹出,由此产生的撞击力约180公斤。假如乘员没系好安全带,那样气囊的弹出角度就会发生偏差,从而致使这股巨大的撞击力落在乘员的脆弱部位,导致伤害。
另外,安全气囊的成效与身高也有关系。美国俄勒岗卫生与科学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安全气囊对低于1.5米或高于1.9米的人致伤几率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气囊不可以保护儿童,因为儿童身体承受能力很脆弱,即便给他们系好安全带,气囊的爆发力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因此当乘员是儿童时,需要在后排中间地方为他们安装儿童安全座椅。
正解:安全气囊需要与安全带一块用。儿童须乘坐儿童安全座椅。
2、安全气囊越多就越安不安全?
某些汽车除去正面双气囊、侧气囊、侧气帘,还有颈部、膝部、腰部气囊等等,俨然是“肉加囊”的步伐。但,气囊越多就越安不安全?
据从事汽车碰撞的员工介绍:很多试验显示,碰撞发生时,大多数车内乘员最易被撞击的部位是:脸部、乳房、腰部、头部。由此有了经典的“6方位部署”原则,即主、副驾驶前的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前排乘客的脸部及乳房;主、副驾驶座椅外的侧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前排乘客的腰部;坐落于ABC柱内饰版内的侧安全气帘则负责保护车内乘客的头部免受大力冲击。
所以,通常来讲,汽车配备了前排双气囊、侧气囊及侧气帘并合理分布,就已经到达适度的安全范围,假如过度追求数目,在事故发生时,反而会由于气囊分布不合理而遭到其意料之外弹出的撞击。
汽车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几个安全配置的简单罗列,还要考虑彼此之间是不是匹配,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安全带、座椅及安全气囊等乘员约束系统之间的匹配与优化。车型安全系数高低的差别就是乘员约束系统的匹配是不是合理,即在碰撞发生时,它们能否彼此协调,在最好的时间发挥最好有哪些用途。
驾驶证网【jiazhao.COM】
正解:安全气囊非常重要的不是数目,重要是分布合理,与可以和其他系统适当的配合。
3、安全气囊没打开,就肯定安不安全?
“某款车型发生碰撞事故,但车内安全气囊没打开,因此导致车内乘员遭到紧急伤害。”某些评论者就将车内乘员受伤是什么原因归结为安全气囊未能打开,甚至觉得如此的汽车就肯定不安全,其实这种单纯的主观判断是有失公允的。
安全气囊打开需要适合的碰撞角度、速度,角度为汽车在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内的地方,速度为高于30km/h。海外对此也拟定了有关准则:20km/h以下撞击时,气囊不会弹出;30km/h以上正面撞击时,气囊肯定弹出;而20-30km/h之间为模糊区,气囊可弹出也可不弹出。所以,即便车舱发生了非常大变形,但假如碰撞部位有不对,传感器也不会发出引燃气囊的指令。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气囊也有保质期限,这也是影响其弹出的一个原因,所以用户每行驶1万到2万公里后,就该到4S店检查安全气囊。同时因为安全气囊为一次性商品,引燃后需要更换新的气囊。
正解:安全气囊打开是需要条件的,不可以把其当成衡量汽车安全的唯一指标。另外应该注意安全气囊的保质期,以保证它能正常发挥用途。
4、特别注意: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
很多用户喜欢在挡风玻璃上粘上一些小饰物,特别是女人朋友对坚硬的水晶、玻璃制品情有独钟。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在挡风玻璃上悬挂小饰物,特别是质地坚硬的物品。由于在气囊弹出时,挂件饰物忽然受撞,会产生猛力,像子弹一样射向乘坐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不要在气囊的周围放置物品,以免在紧急时刻这类物品妨碍气囊充气或被抛射出去,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温馨提醒:
安全气囊不是万能的,更不是越多越好,更需要按期保养。一句话来讲,汽车的安全配置只不过起到辅助用途,驾驶员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规、小心行车才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