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私家用户,驾龄2.5年,有车的时间也是2.5年,也就是说我是买车当天去驾校报的名,在此以前我从未摸过方向盘,现在已安全行驶7万公里。目前私家车已经全方位进入普及阶段,天天上路都会遇到很多的私家车,坦率地说,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的驾驶技术和驾驶心理实在不敢恭维。说得再偏激一点,现在上下班期间的交通拥堵私家车要承担至少百分之三十的责任,不是车多了,而是私家用户的技术太滥了:慢悠悠地起步、远远地跟车、优柔寡断地并线、提心吊胆地超车,等等。于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我绝对不是什么高手,更不是什么安全顾问,甚至不是什么遵守交规的模范,我只是从我们的主观感受方面议点怎么看,看法或许偏颇,权当交流领会。
1、心理素质
驾车需要好的心理素质,并非每个人都合适上路。假如你对机械本身不有兴趣,又缺少敏锐的察看能力尤其是反应能力,你就不合适自己开车,当然你有钱没人能阻止你买车,但请记住你永远不可以成为出色的驾驶员。若要达到人车一体、出神入化的境地,那是需要天分的,这一点大家需要要承认。正确认识我们的适驾性才能准确定位自己可以达到的水平。当然伴随驾龄的延长,技术会愈加熟练、经验会愈加丰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但这并不可以改变你的驾驶天分,就像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舒马赫、阿隆索或蒙托亚一样,不少开了几十年的老司机到头来才发现并非自己多么适应这个职业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职业选择了自己或者说当时没比开车更好的选择供自己挑选。我自觉得自己这方面的禀赋还可以,印象中确实没历程过从害怕到适应的过程,我只在朋友的伴随下在公路上练过两次、合计约三十分钟,第三次就一个人开车上班去了,约两个星期后就随FB队伍出了趟单程约1100公里的长途,期间包含去驾校学车和参加路考都是自己开车去的,确实不曾为超车、并线、倒车等容易见到问题产生过困惑。
2、理论素质
现在的驾校只能说给你提供一条领取驾照的途径,别指望学到多少真材实料,与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的驾驶培训相比,其毕业学员的水平相去甚远,假如把以前的比喻为初中生的话,目前的学员也就等于学前班的程度,因此